2015年是孫蘭蘭老師在延安中學工作的第14個年頭了。14年間,孫老師由一名普通的任課教師成長為一名年輕的教研組長,榮獲多個國家級、市級獎項。她出色的教學水平和隨和的性格特質深受同事們的贊譽和學生的愛戴。
每年教師節是孫老師最忙的時候。課間,同學三兩成群跑到老師的辦公室,送來精心準備的賀卡、明信片、書簽等小禮物?!耙坏较抡n就要接待好幾批?!睂O老師說到這兒的時候,臉上洋溢著自豪和喜悅。
“我的學生,就是我的孩子”
在孫老師的字典里,沒有“假期”二字,即便是放假了也是在家里潛心準備教案或撰寫心得,要不然就是到學生家里去家訪。她對待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在做六年級班主任的時候,她總是會利用晨會課的時間給孩子們講《美德書》、《弟子規》,在考試前給孩子們講《背水一戰》《破釜沉舟》的故事,對癥下藥因材施教,用心啟蒙教育學生。面對學生的弱點,她則更愿意去幫助糾正克服他們的不足。曾經有一個學生,十分內向,成績很差,不愿與人溝通,是讓老師和家長頭疼的“問題學生”,但他與孫老師關系卻格外得好。孫老師經常與這學生談心,給他幫助和鼓勵,還和學生家長溝通,一起探討家庭教育的問題。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中考中這名學生最終超常發揮,考上了一所好學校,讓學校和家長看到了全新的希望。
“我愿用心,善待每一位學生”
孫老師總是用心善待每一位學生,她樂于鼓勵學生做不同的嘗試。她帶領同學們“義賣”;帶領同學們在“學雷鋒活動日”時清理全校的消防箱,檢查滅火器;鼓勵同學們動手實踐,自己解決問題。她從來都不會打擊甚至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她只是問她的孩子們:為什么不試試呢?14年,她陪伴了無數孩子晨讀、上課、吃飯、輔導,她說她想法比較簡單,能和孩子們在一起她就覺得很幸福。她給孩子們講“侯氏制堿法”,講國家起步階段艱難的工業生產。對于她而言,教好這些孩子們,就是她所能想到的表達對祖國深沉熱愛的唯一方式。
孫蘭蘭老師今年35歲,她早已把教師當成了自己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對于整個國家而言,她只是一個微小的個體,可我們卻能在她的身上看到整個教師行業無私奉獻的縮影,是她們以默默無聞的言傳身教詮釋著對這個國家、民族無限的熱愛。一切都只為了孩子,一切都只為了中國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