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遼寧高校實行全封閉管理,77萬名大學生留在校園學習生活。
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全力保障學生安全和身心健康。為了這一目標,各高校學校領導、黨員干部、輔導員等主動下沉一線。
來自省教育廳的數字顯示,全省共有4000余名輔導員留在校園里和學生并肩戰“疫”。
他們與學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加強人文關懷和服務保障,確保教育教學秩序井然,為學生們筑牢疫情防線?!胺判陌?,有老師在,我們在校園里挺好的!”許多學生在向家里報平安時,不約而同說了同樣的話。
讓我們一起看看,留在校園里的輔導員是如何生活和工作的:
東北大學
3月21日,平凡的一天。對于堅守在校園防控第一線的東北大學信息學院輔導員李世鵬老師來說,卻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當天是她的小女兒滿滿3歲的生日。
當天晚上,李老師撥通視頻。兩個女兒可愛的小臉在屏幕上出現?!皨寢?今天我過生日啦,我又長大了一歲!”“是呀寶寶,生日快樂,媽媽愛你?!迸畠涸谄聊磺按迪孪灎T,許下了一個真摯的生日愿望:“我的愿望是希望媽媽能早點回來看我!”女兒脫口而出的生日愿望讓李老師和在場的所有人哽咽。李老師用力地點頭,淚水流了下來。
李老師與女兒互動的視頻在朋友圈火了,老師和同學們紛紛點贊,并送上祝福。
在東北大學,像李老師這樣留在校園里的輔導員和其他教師有很多。藝術學院關鶴老師距退休不足3年。在學院召開疫情防控大會之后,他主動與學院聯系,“我是一名老黨員,雖近退休,但對學校和學院的感情很深,年輕同志家庭負擔重,而我子女已長大,我愿意報名做第一個志愿者?!?/p>
東北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在大連理工大學,留在校園里的輔導員們成為多面手。他們是出現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戰斗員,是助力成長的引航員,是24小時在線的心理疏導員,是解燃眉之急的勤務員,是變身“主播”宣講防疫政策的通訊員,也是對學生嚴管厚愛的“監督員”。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大學
遼寧大學近百名學生輔導員組成服務隊,駐守在校園內與同學們同吃同住同生活。他們不僅僅參與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關心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還研究校園全封閉狀態下如何組織學生開展活動,如何指導學生排解煩憂、豐富生活,引導學生積極樂觀地面對困難。輔導員不僅擔當起教師的責任,也承擔起父母的角色,他們成為校園里最忙碌的人、最可愛的人。
遼寧大學
沈陽師范大學
校園全封閉管理后,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輔導員高薇有了三個“家”,分別是學校的大“家”、三名學生在校外居住的“家”、自己的小“家”。
在學校里,她與200多名學生同吃同住,建立4支志愿者隊伍,設立黨員先鋒崗,打好疫情防衛阻擊戰。
疫情發生后,有3名學生因實習沒有居住地,她立刻讓愛人將自己家中一套房子騰出來,讓學生居住,教學生做飯,讓學生安心做畢業設計。這個“家”成為她的又一個牽掛。
工作之余她還要關注自己的小“家”。當小學五年級的大兒子受委屈時,當幼兒園的小兒子想媽媽時,她這樣說:“等病毒被趕跑以后,媽媽就可以回家啦?!?/p>
高薇是沈陽師范大學眾多奮斗在疫情一線輔導員的縮影。學校輔導員和廣大黨員干部沖在前,當先鋒,為學生筑牢疫情防線。
沈陽師范大學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吃得怎么樣、住得暖不暖”“網速好不好、上網課卡不卡”“生活上有沒有什么困難”,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各級領導和全體輔導員連續深入學生寢室,關心學生生活狀況、學習狀態。輔導員杜家毅還將自己的私家車打造成移動工作站,第一時間向校園各個角落的志愿者送去口罩、飲用水、泡面等必要物資。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