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編者按:2015年,北京市進一步通過學區制、集團或集群辦學、合作辦學等多種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構建起貫通學段的立體通道,讓學生不出片區,在家門口的學校就能完成9年甚至12年的學業,為學生的健康成長鏈提供了優質教育的“無縫對接”。新學年開啟,本報帶您走進北京多個區縣,看看北京教育地圖又發生了哪些新變化?
東城區
對口直升新增3對:
北新橋小學——東直門中學(30%)
景泰小學——文匯中學(10%—50%)
和平里一小——第171中學(10%)
從2015年起,小學六年級畢業生按照一定比例可直升對口直升校,今后逐步實現30%至50%對口直升。
教育集團新增4個:
北京二中教育集團
北京五中教育集團
廣渠門中學教育集團
史家教育集團
11個試點初中校對口直升優質高中:
第54中學——第171中學(40人)
第21中學——第22中學(40人)
第一中學——第五中學(40人)
第27中學——第55中學(40人)
第165中學——東直門中學(40人)
第65中學——景山學校(40人)
第25中學——第166中學(40人)
第96中學——廣渠門中學(40人)
第50中學分?!?0中學(40人)
第11中學分?!?1中學(40人)
第109中學初中——第109中學高中(40人)
第114中學——第11中學100%(符合條件)
試點校新初一年級學生三年后畢業時,將依據中考[微博]成績安排40個指標直升對口優質高中。第114中學符合條件的學生100%直升第11中學。
7對初中深度聯盟學校:
同址上學,聯合培養,實施一體化管理
第171中學——第177中學
第五中學分?!獓颖O中學
廣渠門中學——龍潭中學、
第166中學——第125中學
廣渠門中學——崇文門中學
第22中學——第21中學
東直門中學——第165中學
2015年,采取小學畢業生填報志愿,通過電腦派位隨機產生40個學生,到二中分校游學3年,學籍為第24中學。
豐臺區
教育集群新增4個:
萬豐教育集群、大紅門教育集群、南苑教育集群、金融麗澤教育集群
教育集團新增5個:
北京十二中教育集團
豐臺八中教育集團
芳古園小學教育集團
北京教科院豐臺學校教育集團
首師大附屬云崗教育集團
更名校4個:
豐臺路中學更名為北京教育學院附屬豐臺實驗學校分校
左安門中學更名為北京第十八中學左安門分校
洋橋學校更名為北京第十二中學洋橋學校
王佐學校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微博]附屬中學豐臺實驗學校
新建校2個:
北京十二中附屬實驗小學
北京教科院豐臺學校
西城區
中學調整7對:
北京四中與北京63中合并為北京四中廣外校區
北京八中與八中分校合并、八中與154中合并
北京十五中與140中合并、66中與廣安中學合并
育才學校與宣武分院附中合并
徐悲鴻中學與徐悲鴻初中部合并
學校承辦4對:
北師大附中承辦62中,成立北師大附中分校;
北師大二附中承辦西城區實驗學校,并更名為北師大二附中西城實驗學校;
北師大實驗中學承辦華夏女中,更名為北師大實驗華夏女子中學;
三帆中學承辦裕中中學并成立三帆中學裕中校區
教育集團新增6個:
由回民學校牽頭,成立“回民學校教育集團”,成員包括回民學校、回民小學和回民幼兒園
由三十五中牽頭,成立“三十五中教育集團”,成員包括三十五中、41中、北京教育學院附屬中學、四根柏小學、中華路小學
北京師范大學[微博]第二附屬中學教育集團中:裕中中學與三帆中學合并,154中學與8中合并
161中學教育集團中:北京教育學院宣武分院附中與育才學校合并
八中教育集團中:八中分校與八中合并
師大附中教育集團中: 62中學更名為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分校,63中學與四中合并為四中廣外校區
對口直升新增2對:
回民小學——回民學校;
四根柏小學、中華路小學——三十五中
平谷區
更名校4個:
平谷第七幼兒園、平谷第四小學、平谷二中、平谷六中,聯合成為一所十五年一貫改革實驗學校,更名為“北京實驗學校(平谷)”。
門頭溝區´
九年一貫制學校新增1個:
清水小學附屬幼兒園、
清水小學和清水中學合并成為九年一貫制學校變成清水學校(小學、初中、幼兒園)
更名校3個:
東辛房小學、西辛房小學和圈門小學合并為東辛房小學
龍泉中學更名為京師實驗中學
黑山一幼更名為新星幼兒園
新增校4個:
北京八中京西附屬小學、大峪一小附屬幼兒園、京師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
門頭溝區幼兒園分園
順義區
新增校1個:
順義區天竺第二小學
更名校1個:
順義區天竺中心小學校更名為順義區天竺第一小學
九年一貫制學校新增2個:
高麗營學校、南彩學校
教育集團新增3個:
東風小學教育集團、石園小學教育集團、西辛小學教育集團
朝陽區
新增校1個:
北京景山學校朝陽學校
九年一貫制學校新增10個:
1.北京景山學校朝陽學校
2.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棗營分校
3.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帝景南校(暫定名)
4.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分校
5.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北苑分校
6.北京工業大學[微博]附屬中學英才分校
7.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微博]附屬中學
8.北京市五路居一中
9.北京化工大學附屬中學、
10.北京市中央商務區實驗學校
合并校20個:
1.華僑城黃岡中學合并垡頭中學
2.首都師范大學附屬朝陽實驗小學合并垡頭小學、垡頭二小
3.牌坊小學合并肖村小學
4.朝陽區第二實驗小學合并雙橋一小
5.中國傳媒大學[微博]附屬小學合并定福莊四小、大黃莊小學
6.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附屬中學合并八里橋小學、瑞祥民族小學
7.94中朝陽新城分校合并東壩中心小學
8.和平街一中合并化大附中朝來校區
9.安慧里中心小學合并慧忠北里二小
10.五路居一中合并安華里一小、安貞里一小和安貞里二小
11.北京化工大學附屬中學合并安苑北里小學、小關北里小學
12.南湖中園小學合并望花路小學
13.花家地實驗小學合并望京教輔中心
14.酒仙橋中心小學合并駝房營小學
15.八里莊中心小學合并育人學校
16.勁松四小合并勁松二小
17.垂楊柳中心小學合并勁松一小
18.呼家樓中心小學合并針織路小學、呼家樓三小
19.清華[微博]大學[微博]附屬小學商務中心區實驗小學合并永安里小學和光華路小學
20.日壇中學合并119中學
更名校8個:
1.小紅門中心小學并入朝陽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更名為: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南校
2.垂楊柳中心小學金都杭城校區合并垂楊柳四小,更名為:北京市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金都分校(暫定名)
3.官莊小學合并官莊農民新村配套學校,更名為: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帝景南校(暫定名)
4.大望路中學合并大望路小學更名為:北京市中央商務區實驗學校
5.北苑中學合并北苑小學更名為: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北苑分校
6.中旅附中并入北京市日壇中學教育集團更名為:北京市日壇中學實驗學校
7.虎城中學合并平樂園小學、沙板莊小學,更名為: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英才分校
8.棗營中學合并棗營小學更名為: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棗營分校
海淀區
2015年以來,新增、合并或更名的學校名單
撤并學校
1.紅山小學并入中關村三小,撤銷紅山小學建制,原校址更名為“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紅山校區”
2.北洼路小學并入海淀區實驗小學,撤銷北洼路小學建制,原校址更名為“北京市海淀區實驗小學北洼路校區”
3.陶行知中學并入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撤銷陶行知中學建制,原校址更名為“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東校區”
4.由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承辦105中學,105中學仍保持獨立建制,更名為“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第二分?!?/p>
5.八一學校承辦67中,67中仍保持獨立建制,更名為“北京市八一學校附屬玉泉中學”
6.北大附中承辦北京醫學院附屬中學,北醫附中仍保持獨立建制,區屬公辦中學性質不變
更名學校
1.育英中學,加掛“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學?!毙E?/p>
2.萬壽寺中學,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微博]附屬中學”
3.萬壽寺小學,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小學”,并將魏公村小學并入北外附小
4.田村中心小學,更名為“北京教育學院附屬海淀實驗小學”
新建學校
1.101中學溫泉校區,今年投用
2.中關村三小萬柳北校區,今年投用
3.紅英小學六里屯校區,今年投用
4.二十中附屬實驗學校二期工程完成,明年初中部開始招生
5.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2016年建成招生
2015年以來,所含學區(集群、集團)劃分變更的詳細情況
以現有的12個小學學區為基礎,依據街鎮行政區劃界限,將122所小學、77所中學劃分為17個學區,對應29個街鎮。